春如旧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120章 被欺骗的王爷的一生(1 / 5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内容报错

温暮归的老师在那年秋风起时抵达皇城, 年过古稀的老者须发皆白,穿一身棉麻长袍,在萧瑟的秋风里由裘容搀扶着颤颤巍巍的走下马车。

温暮归恭身上前搀扶时年迈的老人紧紧抓住了他的手,枯骨般的手掌紧紧攥着他的手掌, 抬头时却还是忍不住微微虚起眼。

他的老师是当世一代大儒, 年轻时看书熬坏了眼睛, 四处授业时也苦坏了身体,如今年过古稀要凑近了才能看见他最倚重的弟子如今是何模样。

他攥着温暮归的手, 摆摆手叫裘容退下,而后屏退众人,独独拉着温暮归一步一颤的走进庭院。

庭院里种有高大的梧桐,此树又名引凤树, 在皇城种植不易,新帝赏赐给他的宅子里面却有不少,可谓隆宠正盛。

他的老师站在那引凤树下,抬眼望着那宽大木叶间稀疏的阳光,又看一看自己最看重的弟子笑着道:“暮归啊,你年幼拜入我门下时, 我对你其实存有犹疑,你是远恒侯独子, 家世煊赫, 自幼就是金雕玉砌中养起来的世子, 我那时想你未必能受得这山中清苦。”

“可后来十年山中寒窗苦读,你是我这一生最得意的弟子,你悟性高天赋好, 更难得的是悲天悯人胸怀天下, 我一直将你当做接我衣钵的那个人。”

老人浑浊的眼慈悲又温和, 没有那些狂风暴雨般的质问和责骂,他只是欣赏的看待着自己的弟子。

“后来你出山未曾依靠家族荫蔽参加科举,不到及冠之年连中三元天下闻名,为师也以你为傲,再后来你书信间写到靖王写到官场,虽有挫败却也未折风骨,为师以为你是过得去这一关的,所以只是在书信当中劝慰你。”

年轻时谁不曾年少轻狂呢?他以为那只是爱徒一生中的一点挫折和困惑,总会走到幡然醒悟的那一日。

儿女情长总要自己尝过之后才能放下,才能坦然的走向下一关,他以为他的弟子坚韧而聪慧总不至于陷入困兽之斗。

“为师曾教你君子之道,淡而不厌,简而文,温而理。知远之近,知风之自,知微之显,才可与入德,你都还记得吗?”

“弟子从未有一刻忘记过老师教诲。”温暮归温声回答,“可老师.......”

老者却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,只是叹息着道,“你明知他不是一个好的君主,重刑律,好武功,穷兵黩武好大喜功,连年的征战已经朝廷大伤元气,已经不可再一意孤行。”

温暮归皱眉,虽不愿跟老师起冲突但涉及战事他却仍然想要开口,然而老者再次打断了他的话。

“我深知你的性子,绝非好战弑杀之辈,可若说是为了帝位上的那一人,暮归,若老师告诉你,他这位置来的并不算名正言顺呢?”

本是晴空万里一声惊雷却在此刻响彻皇城,摇动着一院梧桐簌簌作响,老者幽深的眼眸像一座深渊深不见底,映照出青年猛地震住的眼。

老者再次叹息,这一次带着无尽的怜悯:“先皇乃是仁德之君,虽宠爱靖王,但于立储之事上始终有所犹疑,在先皇最后的那段时日里所选定的未来之君并非靖王。”

“而是皇六子。”

“你远在塞外,他果然不曾告诉你他所做之事,这段时日里你严刑峻法明面上暗地里为他除去过多少人,就从未想过他普一登基便如此大动干戈是为何吗?难道当真是为了肃清吏治?若说是为了肃清吏治大可收押审讯调查贪墨抄得脏款,又如何尽是斩首流放?”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