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如旧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365章 武举县试(1 / 3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内容报错

考虑到连番灾害,很多村民一贫如洗。官府鼓励大家开荒,并且提供了一批粟米种子。

这种子不是免费的,以后要还。只是自家新开荒的地,给予三年免税的政策。没有地的人家,可以成为别家佃户,或者可以自己开荒。

余志和偶尔会来看看乔家姐弟的训练情况,聊起这春耕的事。

“四侄女,现在村里大多数地无主,又有很多人想要租赁良田。”

他颇为实诚地劝说:“如果你家有余钱,不如买上几亩,选两户佃户。来年多少有个进项,省得坐吃山空。”

乔巧这不事生产的模样,又不经商,只会狩猎,哪是长久之计!

乔巧略想想便同意了。

虽说战乱买地承担的风险相当大,但她的钱怎么来的自个心里有数。而且四皇子的辖地比较稳定,短期内应该可以投资。

她便同意了余志和的提议,拿出三百两银子,买了二十亩上等田,四十亩次等田,三十亩山地。

等余志和办理好手续,把盖好官府印戳的红契送来,乔巧便让温伯去寻访村里最穷、性子忠厚老实的人家。

最后定了三家:宋家、杨家和安家。

宋家便是之前赶车碰到的那位宋二嫂的家。宋二嫂情况她略有了解。

温伯介绍起另外两家情况:杨家只有孤儿寡母;安家人口多,除了安老太,下面还有三个儿子,两个闺女,几个孙子孙女。

安家大儿子和二儿子已娶妻生子,小儿子年近三十,没钱至今单着。

安老太倒是想拿自家闺女换亲,无奈一路逃荒,好不容易落脚余家村,两眼一抹黑,根本不知道周边情况呢!找谁换亲?

三家均符合乔巧找佃户的标准:实诚,穷。

尤其是安家,十多口人,顿顿拿野菜汤充饥。三个儿子目前在县城里做挑夫,每天几文钱卖苦力。若能成为佃户,他们的生活便能稳定下来。

只是佃户一般需与东家三七分,佃户所得三成,还包含给官府纳的税。

安家担心东家地少不够种,反而将他家拖入泥潭。那他们还不如喝野菜汤呢!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