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如旧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101. 番外1 黎国日子(1 / 4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内容报错

这是一片新生的大陆, 一个新生的国家。

处处都是鲜活的,没有那些繁琐枯燥的礼节,没有等级分明的阶级制度,虽然还是有些阶层的划分, 但却没有森严的阶级差别。

百姓遇到官员只需微笑点头问好, 用鞠躬替代了福身请安, 用握手来表示问好, 或黑或白或黄的不同人种的脸上,都是充满着生机和期望。

黎国矿产丰富,再加上瑚图里筹划来的人才, 她甚至还专门去欧洲等地捞来一些被埋没的人才, 这里虽然还是缺人, 但人才也确实不算少数;为了国家的发展,国家在支持生育, 一边发展贸易和欧洲做生意, 一边鼓励多生优生。

曾经那几批被送来做基础建设的人,在这里有钱有权有地位,瑚图里再帮他们弄来了亲人,所以几乎没人打算离开。更有极个别“聪明人”,他们知道了那么多秘密, 真的能安全离开吗?

毕竟尽管海事发展得蒸蒸日上,可风大浪翻, 谁敢保证自己在海船上活下来呢?

左右比起缺钱,更缺的其实是人才。

元夕也进入首都小学成为了一位教师。

如今学的东西似乎更杂些,语文、数学、英语,再加上一门基础科学。虽然黎国自信能成为强国,自信能让他国来学习黎国的汉语, 不过到底黎国是个新生的国家,在这之前,确实还是需要先融入世界。

虽然元夕已经是一个被困在内宅二十年的女子,但在现代二十多年的信息量冲击中,她看事物的角度与这时代的很多人还是不同的。比起黎国现在很多才从家天下的社会进入全球化进程中的政治家,元夕更习惯去参考大环境。

想当初历史学到大航海时代时,学到文艺复兴等历史时,每一段历史都是要从大环境入手来分析的。故而元夕在考虑现在黎国的发展时,也更多会参考这样的视角。这样习惯下的高视角,往往会给处理政事的瑚图里带来一些新想法。

而元夕,也渐渐的地享受教书育人的感觉。

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位老师。

也从未想过自己会沉浸于教书育人的快乐中。

黎国的很多小孩也都是吃过苦的,尤其是一些从黑奴商船中救来的小黑人,他们更珍惜地位平等和读书,故而每个学生都刻苦地读书习字。偶尔有一两个想玩耍偷懒的孩子,她还没说过什么,家长便自己上手揍了。

所以,在她教书的时候,除了极少数语言不通的麻烦之外,其他都是非常顺利的。

小朋友们也非常乐于去当“官”,什么“班长”“课代表”等,虽然最初他们还不理解什么时班干部,但后来却迅速理解并渴望着、羡慕着。

在学校里,元夕感受到自己在工作,在奉献,还活着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